Sources in Chinese

本书启用了“可信度” 和“空制度”这两个概念。一种为社会群体所信赖并确认为可信的制度,其创生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该群体根据其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所做出的选择和安排。无视这一条件,不仅会导致对社会行为人的行为方式作用甚微的空制度的产生,而且会导致社会不公加剧,低劣土地管理制度,甚至社会冲突的产生。本书指出要正确理解中国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功,其诀窍在于理解政府所采取的“放手”政策,及其所刻意坚持的制度模糊原则的意义,因为这两者促成了适合不同地方特性并具有可信度的制度的发展产生。

9月20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制度、产权与中国农村土地”学术沙龙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举办。《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第二版)》一书的作者何•皮特教授(Pro. Peter Ho)就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现状的相关问题进行发言,随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前副主任刘守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教授王德起也就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点击更多

  • 中国农地产权是有意的制度模糊吗中国农村观察, 2014/06

【摘要】 为逻辑一致地剖析”有意模糊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这一推论,本文首先根据产权理论将农地产权定义为农地控制权,模糊的农地产权相应地指农地控制权实际归属上的模糊;然后,根据Williamson的四层次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一个关于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中,模糊农地产权是农民与政府这两个农地产权主体在基础性制度和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制度设计的产物,是农民与政府通过制度设计有意将农地控制权的归属隐藏在模棱两可的迷雾之中。在基础性制度尚不完善的现实约束条件下,有意模糊的农地产权是具有相对优势的制度安排。作为推进农地产权改革的先决条件,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在此得到凸显。
【关键词】 农地产权; 控制权模糊; 治理结构; 分析框架;

Read More

  • 华经网:学术沙龙“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 在京举办, Read More